公股金融機構出馬併購,4大金控將挑大樑。對公股金融事業的併購大計,財政部已深入分析各公股金控、銀行優勢,並屬意具有金控實體的公股金融機構,包括台灣金、第一金(2892)、兆豐金(2886)、華南金(2880)等4大金控挑大樑、發動併購。
權威人士指出,其中尤以已民營化的第一金、兆豐金、華南金3家金控,由於民營化身份,比台灣金更具併購的機動性與彈性,未來將擔綱公股旗艦,成為公股金融事業擴張版圖的主力部隊。
尤其特別之處,是儘管華南金有第2大民股林明成家族持股緊追在後,但財部並未因此「放棄」華南金對外併購之路。財長李述德首度指出,財政部會注意公股股權稀釋的問題,但在「確保公股股權、主導權續佔優勢」2大前提下,仍樂見華南金對外併購。
李述德更意有所指的表示,「樂見其他民股後續加入(指併購)」。
對外界矚目的公股銀行整併,李述德指出,公股金融機構對外整併,公公併當然是方向之一,但對象也不僅限於公股銀行;若有適當機會,且其他金融機構(指民營)也有意願,公股金控或銀行也可以將併購範圍擴大至民營金融機構。
他指出,在上述2大指導原則下,未來公股金控對外整併,不會僅以公股銀行為限,只要股權稀釋幅度控制在公股仍續掌主導權優勢的範圍內,公股金控只要有合適對象,將可把觸角伸向其他的民營金融機構。
先前市場一直有傳聞第一金、華南金、彰銀(即過去所謂三商銀),由於同質性高,應該會被政府推動三合一整併,但李述德受訪時首度表態,指出其實三商銀(包括金控)的同質性並不高,各有區隔的部分很多。
他認為,三家金控、銀行不見得一定要整併在一起;但對於個案,他表示不宜多談,以免影響市場正常價格。銀行主管指出,李述德的說法顯示,即使要解決台新金與彰銀的問題,也不代表彰銀就註定成為公股金控合併對象。 【摘錄工商】  

本站所轉貼未上市股票資料均來自各網站媒體及公開資訊觀測站,資訊為各該網站媒體及公司註冊所有,若造成不便之處,敬請通知本站改善處理!

未上市股票
資訊內容僅供參考,如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,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,若投資人以此為買賣依據,需自負盈虧之責。 
若有任何關於未上市股票資訊提供或交流,歡迎來電指教。誠摯為您服務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全0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